骑行网 HZBIKE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【转帖】花鼓咬合速度

2009-12-6 18:31| 发布者: 叶岚| 查看: 22| 评论: 30|原作者: tq01o3n

摘要: 踏板向后踩,花鼓发出连续的「咔啦」声,是因为棘爪受弹簧推动而撞击棘齿,一般而言,棘爪在卡式飞轮座,棘齿则在花鼓本体;当然有很多创新,例如 Chris King 的 Ring Drive 与 DT Swiss 的 Star Ratchet 就完全扬弃 ...
踏板向后踩,花鼓发出连续的「咔啦」声,是因为棘爪受弹簧推动而撞击棘齿,一般而言,棘爪在卡式飞轮座,棘齿则在花鼓本体;当然有很多创新,例如 Chris King 的 Ring Drive 与 DT Swiss 的 Star Ratchet 就完全扬弃了棘爪;即便是传统构造,都是六支棘爪的 American Classic 与 Industry 9 也作了变形




言归正传,图是 Hadley,


转 360° 是几响,取决于棘齿数目;齿数愈多,踏板向前踩,棘爪咬合的时间愈快,踩踏感就更加密实,不会有虚位
I. 计算方法
法一:花鼓若还没编成轮,直接空转飞轮座 360° ,看有几响
法二:已组装成车的话,第一步是调到 1:1 的齿比,例如前 32t / 后 32t;第二步是扶定后轮,向后空转曲柄一圈 (360 度);第三步是一边转,一边数有几响,以 Mavic 全系列为例,空转一圈有 18 响,360/18=20,前后齿比 1:1 时曲柄要顺时针转 20° 棘轮才能接合
II. 市售花鼓
Hub 的好坏有本体的刚性,花鼓耳的刚性 (用 Radial Lacing 易导致花鼓耳断裂),棘轮座的刚性 (铝座很容易被钢飞轮咬坏),培林的顺畅度,培林的酬重能力,以及土封的紧密度,现在假设这些条件通通已满足,只比较棘轮的齿数

Industry 9: 120 pts, 6 pawls each with 3 tips
Hadley: 108
pts
Chris King: 72 pts (RingDrive)
Fulcrum Red Metal Zero: 36 pts, 3 pawls
Shimano 07 XTR / 08 XT: 36 pts, 4 pawls
Campagnolo Zonda / Eurus: 30 pts, 3 pawls
Element Technium XC: 30 pts
Extralite: 30 pts, 3 pawls
Rotaz (清豪): 30 pts, 6 pawls
American Classic: 24 pts, 6 pawls
Hope Pro2 / Pro3: 24 pts, 4 pawls
Sun-Ringle Country Flea: 24 pts, 3 pawls
Tune Mag: 24 pts, 4 pawls
Corima Aero: 22 pts
Hope XC: 21 pts, 3 pawls
Phil Wood: 20
pts, 4 pawls
Mavic (Full-line): 18 pts, 2 pawls
DT Swiss 240s: 18 pts (Star Ratchet)
FRM: 16 pts, 4 pawls
Shimano Deore/LX: 16 pts, 2 pawls

发现没?欧洲名厂花鼓 (DT240s) 或轮组 (Mavic) 的 Engaging points 并不多,除了 Fulcrum (Campagnolo)

III. Engagement time 的快与慢
不管棘轮的接合方式为何,转一圈总会有声响吧?声响多,接合的就愈快,但空转时滑行的距离有可能变短,因为被棘齿的撞击抵销了能量;齿数如果愈少,情况就通通颠倒,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,接下来通通以 18 pts (20°) 为例
如果前后齿比变成 4:1 (52/13) 时,则 Engaging time 会变成 5° (20/4),因此 Road Bike 用 High Engagement Hub 没有太大意义,况且 Road Bike 很少有机会重新起步,
所以 Dahon JXP 配上 AC 后花鼓的踩踏感能绵密无间
如果前后齿比变成 0.65:1 (22/34) 时,则 Engaging time 会变成 30° (20/.65),加上 MTB 常常 Stop-n-go,所以需要 High Engagement 的棘轮,避免起步空踩
IV. 分析
1. Mavic 的 MTB Wheelset 并没针对 Hub 进行棘齿的最佳化,DT 从 1995 年发表 Hugi 以来,一直都是公路车血统,现在改个名字变成 240s,看倌相信有强化过内部结构吗 (除了 RWS 轴心之外)?

Axle Diameter
Shimano (XTR): 14mm
DT Swiss (240s): 15mm
AC (MTB210): 17mm
Chris King (Classic): 19.5mm

2. 换句话说,从入门的 Mavic CrossRide 换成顶级的 CrossMax SLR 或 DT XR1480,棘齿的接合反应一样慢,顶多运转顺畅度略为提升,运转顺畅度对讲究耐操的 MTB 来说其实没什么好比的,当然一级的产品,顺畅度也都不在话下 (但不会和价钱成等比,贵三倍不会多运转三倍时间)

3. 24~30 齿似乎是个中间值,
欧美都有人做,例如 AC / Extralite / Hope / Ringle

4. 欧系大众品牌如 DT / Mavic 的棘齿数都不高,DT 就算是 440 Freeride Hub,棘轮还是维持 18 齿;轮组即便如 EX1750 甚至 FR2350 也只是不断的以重量换取强度,根本没考虑过要重新设计 Hub (花钱的事没人做)

5. 美系产品如 CK / Hadley / I-9 则是一家比一家高,MTB 是美国人的玩意儿吧?就像玩 4x4 不作二想,只有 Jeep;脚踏车也一样,玩 MTB 就买美系产品,亲身使用才能体会高棘齿数的设计理念

后记
非正式评比,如果作个声音大小的排名:


Hope Pro2 > Tune > Ringle No.1 > American Classic > Mavic > Chris King > Fulcrum > Shimano
22.jpg
1.jpg
2.jpg
3.jpg
4.jpg
11.jpg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yangjiajie 2009-12-6 10:57
不错顶了
引用 adam_k 2009-12-6 11:28
技术贴,顶起
引用 刚玩车的菜鸟 2009-12-6 12:14
好贴!
引用 单车邪神 2009-12-6 12:37
要顶 好贴
引用 QLM 2009-12-6 13:18
120响都是神仙用用的 我们这种菜鸟用不到的
引用 tq01o3n 2009-12-6 13:42
120响都是神仙用用的 我们这种菜鸟用不到的
QLM 发表于 2009-12-6 13:18

那我不是将成神仙了吗?
乔生120,赶紧给我编好圈好去爬老河山岩石了
引用 QLM 2009-12-6 13:43
那声音挺肉麻的
引用 tq01o3n 2009-12-6 13:44
那声音挺肉麻的
QLM 发表于 2009-12-6 13:43

知了声~~确实很难听
引用 QLM 2009-12-6 13:59
那我不是将成神仙了吗?
乔生120,赶紧给我编好圈好去爬老河山岩石了
tq01o3n 发表于 2009-12-6 13:42

老何山岩石已经不复存在了
引用 tq01o3n 2009-12-8 11:12
啊!老河山

这么重要的技术贴关注不多么?
引用 QLM 2009-12-8 11:36
没人这么计较咬合
引用 foxracing 2009-12-8 11:42
棘轮我还是最喜欢KING的。我觉得他的结构最好。
乔森的120响花鼓仅有2个千斤,而且纯粹是把棘轮齿做细了。又偷工减料又无技术含量。这个品牌这个价格,不厚道。
引用 龍帝的傳說 2009-12-8 11:46
KING太贵了,一般人用不起,HOPE还不错。
引用 foxracing 2009-12-8 11:49
HOPE确实不错。用到现在没任何问题。
引用 龍帝的傳說 2009-12-8 11:50
看来放弃乔森选择HOPE是明智的选择。
引用 龍帝的傳說 2009-12-8 11:52
但是在阳极电镀上KING确实做的很出众而且就和黄金珠宝一样耀眼,HOPE的话感觉和久欲似的,嗨,要是可以做的和KING一样那该有多好啊。
引用 tq01o3n 2009-12-8 12:49
棘轮我还是最喜欢KING的。我觉得他的结构最好。
乔森的120响花鼓仅有2个千斤,而且纯粹是把棘轮齿做细了。又偷工减料又无技术含量。这个品牌这个价格,不厚道。
foxracing 发表于 2009-12-8 11:42

我体重55公斤,腿力不大~应该够用吧!这花鼓上市快2年了把~还没有车友反映使用故障
引用 少琪 2009-12-8 12:54
[swe]
引用 foxracing 2009-12-8 13:01
18# tq01o3n
当然够用。我国车友用配件是很省的。包括我自己。

查看全部评论(30)

骑行网 HZBIKE  

GMT+8, 2024-11-23 03:57 , Processed in 0.022439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